第16章 韦氏:我要干掉那个害死我夫君的人_汉武故事霍去病
笔趣阁 > 汉武故事霍去病 > 第16章 韦氏:我要干掉那个害死我夫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韦氏:我要干掉那个害死我夫君的人

  【系统,我现在的账户上大概有多少钱?】

  季驰光悄咪咪的询问系统。

  【扣除要交的税,你大概有二十万差不多。】

  季驰光:两天,二十万?

  她开始认真考虑辞职的事情了。

  季驰光现在工作的地方是一家电商公司,她就在里面做个普普通通的小文员,工资还可以,每个月六千多。这两年就业形势不好,季驰光能做到不是毕业即失业就很知足了。

  但是被系统绑定以后……

  她进公司才一年多,每年的年假就四五天,她总不能就周末和节假日直播吧……再说了,直播间的观众打赏可比平时辛辛苦苦上班要赚多了,还真让她有点心动要不要辞职了。

  而且她大学专业学得其实是外语,平时也可以接点翻译单子当外快。

  季驰光决定了,今晚回酒店视频连线一下爸妈,商量商量自己的新事业和辞职问题。

  【神龙政变结束后,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最心爱的小妹妹,李显疼爱她。作为神龙政变的大功臣,李显尊敬她。李显还曾经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

  【李显在位的时候,韦后与安乐公主想要玩弄权术,朝中大臣没一个让她们母女俩畏惧的,除了太平公主。】

  武曌皱眉。

  韦氏……

  那贱婢果然是个不安分的,她没看错。

  既然如此,李显是不能用了。

  他当年能被韦氏迷惑得说出可把天下给韦玄贞的话,来日就能在韦氏的裙子底下成为下一个幽王。

  她疲惫揉了揉眉心,德太监极有眼色的凑上来帮她按揉太阳穴,武曌闭了眼,放松了后背,就这么靠在龙椅上,漫不经心的想着她的这些儿女。

  大儿子死了,二儿子也死了,三儿子……呵,还不如死了让她省心省力。老四虽然是个乖觉的,但他心软,要是让他做了皇帝,只怕李隆基这个祸害没两天就能翻身,这不好。

  她一辈子生了六个孩子,竟也就只剩下一个女儿可用了。

  武曌睁眼看了眼太平公主,又闭目沉思。

  太平……确实是这些儿女里最像她的,不仅是外貌上,更多是心性,比起与世无争的老四,太平眼里燃烧着的,才是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但她自己就是女子,自然知道女子为帝的苦处,坐上这个位置,那就是真正的高处不胜寒了。

  没有人能信,没有人可信,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因为女子为帝太难了。满朝文武皆是男子,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就等着她犯一点错,好把她拉下来,换上他们心仪的新帝。

  她此前一直拦着太平,没叫她走到幕前来,就是怕助长了她的野心,以后不好收场不说,也叫那些迂腐臣子骂她辱她。

  没想到现如今,反而只有她一人是可用的了。

  武曌心中千回百转,面上不露分毫,依旧是那副平静如水的样子。

  罢了,再看看罢,要是真不行了,也只能辛苦一二女儿了。

  【同时,李显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上官婉儿也由此达到了她人生权势的顶峰。】

  【由此开始,上官婉儿的史书记载走向两极化。】

  【在正史上,上官婉儿放浪形骸,与韦后狼狈为奸,《旧唐书》中记载她“既与武三思□□”,《资治通鉴》中说她“三思通焉,故党于武氏,又荐三思于韦后,引入禁中,上遂与三思图议政事,张柬之等皆受制于三思矣”。】

  【但是在墓志铭上呢,却分明记载了我们铁骨铮铮的上官昭容,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反对韦后掌权,反对的方式一次比一次激烈,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选择以死相谏。经过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那究竟那种形象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官女相呢?】

  【主播更倾向于墓志铭文上的记录。】

  【众所周知,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作为后来的胜利者的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可没什么好感。】

  【同样是史书记载和墓志铭的记载的冲突,永泰公主——也就是我们先前提到过的,和李重润一块因为没管住嘴而去世的小姑娘,她的死因先前也是有相当大的纠纷。】

  同样在观看天幕的韦氏下意识搂紧了自己的一众女儿。

  她的女儿们还没有得到封号,但是天幕提到过仙蕙的名字,所以她知道现如今说的是自己的三女儿。韦氏的情绪在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年纪轻轻就会死的时候已经崩溃过一次了,还好当时李显及时安抚住了她,只说知道后避开就好了。

  那永泰呢?她的女儿呢?又是怎么死的?

  也是被她狠心的祖母杀了的吗?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她是被祖母武则天所杀,一种是她难产而死。】

  【前一种说法支持者颇多,《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都论证了永泰公主为武则天所害。就差给武则天开个□□大会,证明她究竟有多心狠手辣,连怀孕的孙女也不放过。】

  【后一种说法则是出自永泰公主的墓志铭记载,表明公主其实不是被害,而是由于怀孕患病致死。】

  【专家根据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骨盆碎片,进行了相关鉴定,确认了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又结合墓志铭“珠胎毁月”句,断定永泰公主其实是死于难产,而非其祖母武则天所杀害。】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墓志铭的记载真实性其实是要高于史书的。】

  【上官婉儿,应该确实是个正直的女相,而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阿谀奉承的女性。】

  说到这里,季驰光着实有点烦。

  上官婉儿可能确实风流,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她的情人除了武三思外还有崔湜,但这不是把她的名声和韦后扯在一起的理由。

  韦氏揽紧了自己的三女儿,心里盘算着,等孩子们长大了,要得封号的时候,她非得压着丈夫去求婆婆给女儿换个封号不可,永泰实在是不吉利……还一定要给仙蕙挑个出身差些的丈夫,这样,女儿郡主之尊,即便一辈子不生育,也能死死压着那个男人不敢有二心。

  听天幕的意思,她的“永泰”不适合怀孕,是个容易难产的身子,那就不要生孩子了,仙蕙她姓李,李唐的李,自有她的尊贵之处,一个孩子而已,实在喜欢,以后从夫君的宗族里过继一个年幼的,好好养,总能养熟,实在没必要豁出命去挣一个孩子。

  嗯,还得督促夫君上进,只有他这个老丈人立起来了,女儿们才能有靠山。

  【叽里咕噜:正面刚没本事,就喜欢背后阴人,垃圾。】

  【上官婉儿是武周时期有名的才女,要不是她自身才气惊人,只怕也不能压下那么多对女子当政不满的男人,成为女相。但可惜,她的诗作至今流传不多。】

  【据张说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结合墓志内容推测,太平公主上表请求编集文集。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上官婉儿曾在中宗期间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上官婉儿亲自主持,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门下聚满文臣墨客。】

  【敢代朝廷品评天下词,婉儿自身的才华毋庸置疑。】

  【婉儿这一生,才华诗文不让须眉,有人赞其文才,亦有人批她媚上,毁誉皆有。《旧唐书》《新唐书》对上官婉儿有记载,更多写的是她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

  【张说:“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吕温:“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袁枚:“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比起掺杂个人私欲而肆意评定上官婉儿的政治家们,文人之间的□□反而更有真实性。】

  【景龙四年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史称唐中宗。】

  认真听着天幕的韦氏一惊,随后落泪。

  她与正听到永泰公主事而匆匆赶来的李显对视一眼,两人皆是泪眼婆娑。

  “夫君!”

  她扑进丈夫怀里,想想自己一生颠沛流离,丈夫偏爱她们家结果失言被废,父亲更是死在了流放路上,她当时只觉得五雷轰顶,深觉是自己害了他,险些跟着一块去了……好在丈夫对她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两人携手共进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重见天日,怎么就……

  她不禁悲从中来,哭得越发大声。

  李显拥着妻子,看着眼神稚嫩彷徨的爱子幼女,也不由泪流满面。

  韦氏泣不成声,突然,她从李显怀里抬起头来,与他对视,眼神狠辣:“夫君,天幕必然会说出凶手是谁……妾身一定要杀了那人!”

  李显轻抚她的后背,算是安抚,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

  【李显的死,那是真的防不胜防啊……谁能想到他共患难的皇后会亲自下手毒死他啊!】

  李显:“……”

  韦氏:“……”

  两人僵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